天下武学出少林  碧血龙心诀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c/76446/1.html

少林千载寺,少室一房山。

禅悦偶重叩,秋岩此乍攀?

树姿纷绮绣,涧响静潺湲。

却见来时路,轘辕云外关。

少林寺乃千古第一刹,武林之尊,更是泰山北斗,武学造诣深不可测,追溯其起源,有如下一说: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为摆脱旧派保守势力,假借南征之名,率众迁都洛阳。次年,以太子元恂为首的保守派,意图弑帝,北返平城(原北魏都城)。后被孝文帝得知,废除其太子之位,并以鸩酒赐死,穆泰、陆叡等党羽一并斩首。本应举杯同庆,不料孝文帝却忽染头疾,终日噩梦缠身,太子切齿碎语,鱼贯入耳。满朝太医之众,亦抓耳挠腮,束手无策。

一日,孝文帝梦中见太子披头散发、鲜血淋漓,直呼索命。正慌乱间,孝文帝背后金光一闪,走出一位僧人,面容慈祥却一身刚正之气。目视太子元恂说:“汝父屡施仁政,厉行改革,天下之众,不分卑贱,是为苍生之福;汝为一己之私,欲弑父篡位,置众生于不顾,是为天下之祸也。吾感汝年少,世经浅显,受人蛊惑,尚有回头之念,意欲传汝《阿弥陀经》,终日诵读,悟醒之日,是为小乘。”言毕,双手合十,诵经念咒,太子随即化作一缕紫烟消散。

孝文帝问此人是何方尊驾。那僧人不语,只是将一本经书放入孝文帝手中,并将袖中一串佛珠套入其项。孝文帝忽感项中冰凉,猛然觉醒,原来是入夜时分,帐外起风,遂命人关窗。正欲入睡,发现枕边放一经书,名曰《阿弥陀经》,其上置一串佛珠,珠上刻有“少欲清心,林下正风”字样,字迹飘逸却刚正有力。孝文帝感念菩萨显灵,之后每日诵读经书,头疾渐愈。后有能者进谏,据样貌断定,此梦中之人为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

公元495年,孝文帝为感念跋陀高僧恩德,于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寺庙,取佛珠所刻“少欲清心,林下正风”每句首字为名,曰“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达摩祖师为传经送道,远涉重洋,抵达中土。后经梁武帝由广州遣使请至金陵,谈经论佛。由于梁武帝只注重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相互谈论甚是不投心意,终不欢而散。达摩祖师遂一苇渡江,北上嵩山,下榻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土禅宗。公元536年,达摩祖师于空相寺圆寂。

就在达摩祖师圆寂之后,少林寺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北周建德三年,武帝禁佛,少林寺内大量寺宇被毁。大象年间,有召惠远、洪遵等120余僧人化名“菩萨僧”隐秘修建少林寺,于达摩洞(达摩祖师面壁之所)中采取土石。一日,洞中墙壁忽然坍塌,露出一道暗格,暗格上方刻有“天”字,下方刻有“地”字,左侧刻有“星”字,右侧刻有“辰”字,正中刻有一个“日”字,落土碎石上隐约可见一个“月”字。暗格内置有一铁盒,约一尺见方,盒上无锁,众僧人却无法打开,后用火烤之,有液体流出,原来是用石蜡密封,打开铁盒,内置经书两本,用梵文撰写,外加一封书函,内容大致如下:

“汝等得此铁盒,必定已遭劫难。吾在面壁悟道之时,创出两本武学,一本名曰《易筋经》,主修易筋锻骨之术,以阳刚之气为盛,修习者,小成可强身健体,百病不侵;大成者,可内壮神勇,外壮神力,单手举鼎,开山劈石。另一本则名为《洗髓经》,主修内神之气,以阴柔之气为形,习成者可移形换位,摘花飞叶,无所其及,修习者,需心中无杂念,清五脏之气,净六体之神,否则经脉逆行,走火入魔,非日月颠倒,难以制止,凡未悟我修禅真谛者,不得擅自修习。汝等得此两本经书,可潜心钻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待百年花开之时,可再重振我少林声威。达摩多罗以此嘱之。”

众僧读毕,皆感叹达摩祖师修为,可通晓百年之事。后由二祖慧可禅师将《易筋经》翻译为汉本,同书函留在少林寺。因未在寺内觅得修禅真人,慧可禅师携带梵本《洗髓经》,云游天下,以求有缘人。后其踪迹,无人可知。

百年之后,众僧不负所望,修习《易筋经》各有小成,后又衍生出各类武学,包括拳术、棍术、枪术、刀术、剑术等。最为有名的乃少林七十二绝技,各有神通,各路武林好手无不敬佩,江湖之人更是望其项背,争相借鉴,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说。至此,少林门派的江湖地位已无可撼动。


天下武学出少林(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