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  贞观皇储李承乾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c/142972/266.html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

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

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事不辩不明,这些学子的年纪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心机不深,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那些大臣说话那么委婉,自然是心里想什么就和太子说什么。

对于李承乾教他们做的这几个小水车颇为喜欢,但是对于整日做手工,而不习圣人之道表现出了不明之意。

一大早,李承乾就带着他们又来到这大约建方不得百米的模型田边,招了招手,和就这这些学子们席地而坐。

这些围在他周边的学子有的出身勋贵之家,例如刘齐贤、王方庆、裴行俭、王璇、陆元方、张锡、李敬玄、长孙濬、长孙淹、长孙温。

也有出身地方小吏和庶民之家,李敬元、杨武、李景堪、王德真、辛茂将、赵仁本、袁恕己、侯思之、李义府、任知古、王璇、王弘义、张柬之。

“孤知道,你们都是认为习孔孟之道是富国强民之法,安定社稷之道,这道理没错,但是也不全对。”

李承乾的话,让这些孩子脸上都露出了不解之意,这儒家之道自汉以后被历代君王视为国之重典。

治国理政之时无不尊奉其道,历代士子无不见习其精髓,入仕辅佐君王,怎么今儿到了太子这却给否了呢。

“殿下,臣有些不明白,能否请殿下赐教一二。”,孩子王裴行俭替众人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看着裴行俭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给自己行礼,李承乾笑着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坐下了。随即言道:“守约,你还是个娃娃,还不是臣呢,干嘛搞得那么老气横秋的。”

李承乾的话,让在座的学子们都呵呵的笑了起来,而当事的裴行俭也是尴尬的挠了挠头儿。

“农桑是立国之本,这个道理不用孤说,你们的耳朵也是听得起茧子了。可有谁告诉你们如何的劝课农桑呢?所有人告诉你们的也都是纸上写的。

苍文书院才要求每个学子都必须选学一门工科,其目的就是让你们掌握一门技艺,让你们知道不管从事那一行,都是不易的,而我们试做的这个小水车的目的也是如此。”

“有句话叫君子动口不动手,在本宫开来不如该成君子动手不动口,会说的,不如会作的,身体力行的教授百姓如何兴农桑、修水利,是不是要比写十篇锦绣文章让,百姓们听得云里雾里不明其意要强呢。

明年开春,你们都会有个课题要完成,就是到附近的几个县为农户做些水车,让他们灌溉起来了起来,对李承乾躬身行礼,口中念道:“谨遵均命,不敢有违,此生必倾尽所学,泽陂苍生。”,随后其他的学子们也学者张柬之的样子起身行礼。

“好,你们话,孤记住了,做事要脚踏实地,切勿操之过急,记住过犹不及,事缓则圆,饭要一口口的吃,事要点点的做。”

话毕,对远处侍立的工学讲师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可以过来再给这些学子好好的讲讲了。......

李承乾找来的这位擅长灌溉工具的制造的匠人是姜行本教出来的,这家伙本事不错,但脾气不好,和姜行本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有人信。

就在前不久,这家伙改良已有筒车,做出一种高转筒车,比李承乾他们这几天做的这个筒车效率要高上很多。

这种高转筒车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外形如龙骨车,其运水部件如井车,其上、下都有木架。

各装一个木轮,轮径约四尺、轮缘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做出凹槽,更显凹凸不平,以加大轮缘与竹筒的摩擦力。

下面轮子半浸水中,两轮上用竹索相连,竹索长约一尺,竹筒间距离约五寸,在上下两轮之间、在上面竹索与竹筒之下,用木架及木板托住,以承受竹筒盛满水后的重量。

绑着竹筒的竹索是传动件,当上轮转动时,竹索及下轮都随着转动,竹筒也随竹索上下。

当竹筒下行到水中时,就兜满水,而后随竹索上行,到达上轮高处时,竹筒将水侵泻到水槽内,如此循环不已。带动连成串的小竹筒盛水,沿水槽而上,可在高岸上从低水源地区取水。

对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能做出这样灌溉工具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不能浪费在衙门里勾心斗角的,所以即使惹得姜行本有所不满,李承乾也得帮人挖过来。

“殿下,让学子们在这跟着刘先生学就是,李师那泡了一壶好茶,请殿下过去评鉴一二。”,许敬宗走到李承乾旁边轻声说道。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