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关心的只是,在经济泡沫严重、经济结构偏斜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华夏农民的生存条件而已。
然而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它便能够获得成功。起码在经济发展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作为主管经济发展的领导人,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学术性官员,与宋桥教授又是多年好友,徐委对于国/家的经济形势十分了解,他说道:
“不是国/家不发展农业,只是万事都有轻重缓急。想要在世界上立足,工业才是最紧急的事情。”
类似的答案,赵安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这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观念。权衡利弊,工业为重。
赵安可不是一个没有准备又愿意认输的人。
“其实国/家只要用力打击劣质食品,并且提高相关标准就可以了。市场会主动调节的。”
这就是赵安的基本想法,通过提高质量的方法来提高农业总产值。
为什么百姓手中有那么多的流动资金,国/家没有办法把它们集中投入高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呢?
原因很简单,作为个体而言的人,进行产业投资是杯水车薪的,不仅容易失败,同时也难以获得回报。
又基于种种原因,华夏的股市一直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并没能为高新企业募集资金。
在投资渠道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想要稀释人们手中的现金流,最简单的做法并不是建立另外的蓄水池,而是把这些水灌溉在土地之上。
这就是赵安前两年一直在做的事情,通过不断提升品牌形象、获得品牌溢价,然后将这些溢价返还给农民。
食安的确同高质量食品赚取了高昂的利润,但超过50以上的利润都实实在在地分配到了农民的手中。
看到徐委并没有不耐烦的表情,赵安便以食安为例进行,进行解释如何完成市场的推动。
虽然之前一直有人在抨击食安的产品每年都在进行涨价。但事实上赵安一直有在控制价格的增长幅度,基本上与gdp的增加速度持平。
所以虽然价格在一直上涨,但并没有对消费者造成额外的福袋。
赵安在这方面已经通过实践取得了成绩,所以他对自己的解决方案十分自信。
现在很多廉价产品之所以能够横行,利润率惊人,那就是因为是个生产环节压缩了太多成本。
如果国/家加强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加大惩罚力度。对于廉价产品,主要是其中劣质、有害食品的打击必然是致命的。
到时候市场自然会回归健康,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
赵安说到后面的时候,情绪难免有一激动。因为他知道,实现自己目标的机会就在眼前,他想要说服徐委。
然而徐委是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他能够看得出赵安的情真意切、拳拳之心,但他也不可能这么被轻易说服,他说道: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国/家严厉查处低端市场,那些消费低端市场的人群该怎么办呢?这些市场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还有人需要它们。难道有人不想选择更安全的食品吗?何不食r_ou_糜。”
又是这一套理论。
在华夏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问题,食品领域也是如此。
总有人在为市场找借口,说每个阶段的生产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华夏还不足以提供那么多品质优良的食物,有低端市场也是正常的情况。
某些厂商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市场之中为非作歹,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的过错,反而会有一种病态的心理:我这是在给穷人提供生存条件。
人们总是希望市场能够自动地调节变好,但事实是不可能的。
十五六年后的华夏,经济够发达了吗?早就够了。
然而根据赵安了解各种食品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食品市场欠缺的就是更加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民以食为天,连天都不能够让人感觉到安全,还谈什么其他的生活条件呢?
所以面对徐委的解释,赵安并没有让步,而是说道:
“我说的整治食品市场,并不是说全面的禁止廉价食物。例如国/家每一年的陈粮就可以投放在市场之中,而且国/家还有很多的手段可以保障食品市场的层次性。更何况,保证所有的国民都能够买得起安全的食品,这不是国/家应该做的事吗?”
赵安说这话的时候,直接与徐委对视,没有一丝一毫的让步。
“你还是太着急了,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你也需要给国/家时间。”
其实赵安心里也知道,国/家真的很不容易。有的时候面对着这个十多亿人口的华夏市场,哪怕赵安已经知道未来的发展情况,也会心生无力之感。
赵安现在的成就的确让人羡慕,但哪一次不是危机四伏呢?
“我愿意帮忙推动市场的改革,只要国/家出台相关的质量监察法规,食安愿意无条件帮推动食品市场的改革。”
言之凿凿,掷地有声。
赵安说这句话的时候,徐委身旁的宋桥教授都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赵安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关于今天的会面,其实宋桥教授有提前和赵安交流过——
赵安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表现得稍微激进一些,因为政/府永远是保守派。赵安必须要让徐委感受到农业改革的迫切性。
但宋桥教授也没有想到赵安会说出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