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娱乐圈h合集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dshu.cc/125800/174.html

“以前,我踏访这里和西夏的关系时,是绕着进入这里的:曾经于2005年的夏天,从银川出发向东,进入陕北的榆林地区,在横山县的李继迁寨寻访李继迁的出生地后,并在这个李自成的故乡得出李自成是李继迁的后辈,是个党项人的结论,我随后在米脂绥德等地方的文史工作者那里得到了印证;接着往东进入晋陕大峡谷,在佳县探究出西夏帝国的最东界;此前的2004年秋天,从陇东翻越子午岭进入陕中,经过黄陵县进入太平村。那时,记得在前往太平村探访的路上,经过黄陵的时候,黄陵县不少李姓人都自称是李自成后裔,同样说自己是党项族后裔。

“后来我在富县二oo二年版富县地名志卷二中查到这样资料,印证了这一点:太平村宋高宗建贞元年公元1128年金康王南下时此村因战争废弃百余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后,李氏家族为避杀难,李彦李贞等于崇桢二年,从米脂避居这里,据李氏家谱载因战争废弃百余年,无村名,李氏来此居住。村里人对这里以前没村名后来有了太平村这个名字是这样解释的:李自成后裔为了保家全生,逃到这个隐秘的山村,辟山开荒,务农谋生,直到清代,时局安定了,村里人才把这里叫作太平村。

“村民们对我总是强调自己的党项人身份,究竟有多少逻辑上的推断呢唐王朝对党项人进行内地移民,最初,就安置在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一带,其活动区域就在这一带。所以,这里在历史上完全是党项人生活的故地。党项人后来从这里向北移动,将活动主要区域定格在陕北的无定河一带。延安市民间收藏家延安市殡仪馆副馆长周建华对我说,他在太平村这一带就曾收藏过不少西夏时期的文物;西夏时期,发生最初改变西夏和宋朝军队的三川口战役就在这一带。北宋抗击西夏的著名将领一代文臣范仲淹也曾经驻守在这一带,后来调防到延安一带的。这说明在西夏时期,宋朝虽然控制这一带,但党项人在这一带的民间活动还是存在的。西夏被蒙元政府灭亡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李姓党项人一直低调地存活在黄土的深处,直到李自成出生在李继迁寨时,也没人去炫耀自己的党项血统或西夏皇裔。李自成兵败后,其侄子李锦带领李氏余脉选择这里隐居,至今已传了十几代了。

“据村里老人说,太平村从李自成的侄子李锦家人入住,从一世李锦到此时共十九世,且辈次不乱。不论年岁大小,均以辈次论高低,按辈份称呼。从人口和传世来看,太平村李锦家人约有300余年历史,而方圆村庄均是千年以上的历史。据说最初只有石姓卢姓几家农点住户,李锦家人从峁城进村后,石卢几姓逐渐退出村。

“太平李氏人的面部具有西北少数民族固有的特征,前额突出,眼睛淡黄,面部轮廊明显,尤其返祖现象增多。现村子里有数十位人,高鼻子深眼睛,很像西北少数民族。就连村里本族也纳闷,为什么我们太平李氏和人家其他村的人长像不太一样据陕西省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登第先生讲:李自成是西夏国王元昊的后代,是党项族,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后裔,那么,也是党项人后裔。村民们大多体格强壮,力气大,有武功底子。听说过去太平李氏一人用驴驮一麻口袋粮食,遇到险腰狭窄路面时,驴不敢走,他一人用肩扛着粮袋,一手抱起驴走过去。我在村里走访期间,听到像这样的传说很多。

“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考证,我认为太平李锦家族是一个具有西北少数民族血统的人种,是李自成兵败后,从陕北南下的党项军裔北归后的一个集中隐居地。这个家族具有一个世系练习武功的传统,且具有一定的军事组织和固有的团队精神。早在唐代时期,从青藏高原上流徙到黄土高原上的党项人中,其中的南山部就是在这一带的,比平夏部更为骁勇善战的南山部,被唐宣宗称为化谕不悛,颇为边患。五代时期,


第174部分(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