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虽然大部分时候都糊涂,但偶尔却也能灵光一现。此时的她便心里苦涩地想道:儿子瞒着自己的事还少么?前几日就不知怎地撵走了身边最后一个大丫鬟,只留了小丫鬟和小厮在身边服侍。连延哥儿身边的丫鬟也都换成了十岁左右的,一个大丫鬟都不留。
明明她是张家的主母,可她根本不知这家里发生了什么大小事。每每传到她耳里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无论是女儿或是儿子,她也都做不了他们的主。连替他们担心,想帮他们,也都被视为是不必要的----可她确实是已经改了,心里只有他们,也只会真真切切地替他们忧心啊!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说呢,关心则乱
本来就不是一个聪明人,乱起来就被人趁机利用了_(g;)_
--------------------------------------------------------
张峦不在,家里金氏又是不顶用的,张家现在确实是漏洞多多
毕竟鹤哥儿还小,延哥儿更是懵懂无知
第213章 大失所望
翌日, 张鹤龄便忧心忡忡地带着张延龄去了坤宁宫。听了自家弟弟拐弯抹角的关心, 张清皎心里自然十分妥帖, 笑道:“不过是采选一些宫人罢了,你不必多想,只管好好地在文华殿里读书,照管着母亲和延哥儿便足够了。”
“姐姐, 我不是甚么不懂事的小孩儿,你可不能拿这种话来哄我。”张鹤龄皱着眉头道, “就连母亲都明白, 这回采选宫人之事分明是冲着你去的。既然人都快要进宫了, 太皇太后能不往坤宁宫和乾清宫里塞么?”
“塞又如何?只要自身持正, 不管她塞多少人都没有意义。当年她往清宁宫也塞了不少人, 都被万岁爷特地辟出空屋子养起来了。拢共数十个,多则已经养了五六年,少则也养了两三年, 万岁爷连她们的面都不曾见过。”张清皎微微一笑,“你便放心罢,你姐夫可不是寻常男子。我相信他的品行,正如我相信你一般。”
张鹤龄心底涌出了暖意,眼眶也禁不住热了热。便听自家姐姐继续道:“鹤哥儿,我知道, 自从我入了宫,其实你一直都在替我提着心,唯恐我受了甚么委屈, 或者错付了真心。不过,我倒觉得你大可放心些。别人不知晓,你还能不知道我么?我虽看起来柔弱,但事实上是那种容易被欺负的人么?”
不,还真不是。张鹤龄本能地想道,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在姐姐的教育下自己曾经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在年幼的他看来,自家姐姐当然是与众不同的,几乎没有能难倒她的事。可如今的他却不那么认为了,即使贵为皇后,也有许多不能为不可为之事。更别提姐姐上头还压着皇太后与太皇太后两层婆母,日子能过得有多自在呢?
都怪他年纪太小,眼下也没有什么能耐,帮不上她的忙。他不能让姐姐等得太久,一定要好好向学,将秀才举人的功名都考出来,然后再仔细琢磨日后该如何助姐姐一臂之力。虽说外戚都只能任虚职,于朝政上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此路不通必有其他坦途,只是他还须得好好思量罢了。
至于眼下,还是让姐姐安心松快较为重要。想到此,张鹤龄便道:“我也是关心则乱。不过,姐姐也无须有任何顾虑。若有我能替姐姐做的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尽管告诉我就是了。”
张清皎给他斟了茶,又给张延龄塞了几块点心,接道:“如今倒真有件要紧事须得你替我去办。”见弟弟专注地听着,她推了推他跟前的茶盏,示意他尝一尝新贡茶的滋味:“连你都会关心则乱,想必母亲更是六神无主了。你须得帮我好好安抚她,让她别胡思乱想,只管每日去崇福寺帮我祈福就是了。”
“姐姐放心,我会劝着母亲的。”张鹤龄道,“爹来信说,再过半年便会回京,还会带着伯祖母一同过来休养。到了那时候,有爹时时刻刻看着,又有伯祖母提点教导,母亲怎么也能开一点窍。”
“但愿如此。”张清皎其实已经对金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只期待她能安享如今的富贵日子,做一位什么事都不必管、什么事都不必操心的诰命夫人,痛痛快快地玩乐度日。不过,她也很清楚,只要有人抓住金氏的软肋,舌灿莲花地劝她,说不得她一时耳根子软,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而能接近她,博取她的信任,利用她来实现心机的人,目前为止她只能想到一人。思忖片刻后,她决定直言告诉张鹤龄自己对于沈清的不喜:“这些时日以来,你们与姑父姑母那边来往多么?那位大表姐沈清,你对她有何印象?”张鹤龄刚回京三四个月,没多久便被选为伴读,应当没什么机会与沈家来往甚密。这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并未发现沈清有什么异样,也不会特别防着她。
“没有甚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她知书达礼,是个稳重的妇人。”张鹤龄有些惊讶她会提起这位陌生的表姐。不过,转念一想,姐姐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沈清,他的神色不由得便凝重起来,眼底卷起了风暴:“莫非她对姐姐存着恶意?就凭她?!”
张清皎似笑非笑道:“倒也并非是恶意,只是总有人以替我着想为名,行的却可能是让我不喜之事罢了。沈清此人满脑子都是浅薄的算计,与我们不是一路人。我虽提醒了姑母,但姑母到底有防不住她的时候,所以你也须得注意着些,别让她与母亲来往。”